第二百三十四章 杨府-《凰矜》


    第(2/3)页

    犹疑着到底说还是不说,杨相爷不耐烦的催促,“说呀!脸上描半朵花,就把你描哑巴了?这要是弄个整朵儿的,你还不聋了?”

    “相公!”老石停顿须臾,又道:“谢郎君在寿昌门前的空地上架了个小几,当众写状书呢。才一阵功夫,就有好些人围观。”

    皇宫东门曰寿昌。

    杨相爷一听,乐了,“写状书?他要告谁啊?”

    老石垂下眼皮,答道:“惠妍公主。”

    “好啊,那就让他告啊!谁敢接他的状书?!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杨相爷溜完嘴儿,精神抖擞,理理袍袖,又道:“他还跑去皇宫门前瞎胡闹,我看他这回怎么收场!”

    “相爷,您有所不知,昨儿个从下晌到晚上,大酒店也好,小酒楼也罢都有讲唱艺人在说惠妍公主仗势欺压谢九郎的事体。也有不少人在传说谢九郎拜师描画半梅妆,一夜功夫,京都儿郎竞相效仿。”说到此处,石管事略作停顿,手指轻触面颊,重重叹息一声,继续说道:“就连走街串巷的货郎子都在售卖昨儿个谢九郎腰间佩戴的猴子抱桃荷包。”

    由于谢九郎拜的师父是拙翁韩冰,是以谢九郎举动格外受人瞩目。不止谢九郎脸上淤青,就连他特意换上的桃红缎子面猴子抱桃荷包都成了百姓们的新宠。

    石管事一说谢九郎露脸的事,杨相爷就觉得牙酸。

    “得了,得了。小商小贩的生意经不归我管。你赶紧把脸洗洗,该干嘛干嘛!”杨相爷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又道:“谢九郎在寿昌宫门前写完就完了。我看他就是想以此宣泄胸中郁气罢了。”

    石管事倒是觉着谢九郎这般行事,其中必有蹊跷。

    杨相爷见石管事若有所思,又问:“还有事?”

    “回禀相公。多宝斋里那两幅赵娘子真迹价儿又高了。”石管事面露难色的说道:“相公,画是好画,可就是价儿虚高,不如咱们就将其拱手让人吧。”

    杨相爷收藏赵娘子字画有些年月了。初时只为了赵娘子话中意境以及高超的技法。后来,赵娘子墨宝价值不断攀升。杨相爷转手卖了几幅画,着实赚了笔好钱。自那以后,杨相爷逢至赵娘子作品都要询问询问。

    前些日子,多宝斋里突然挂出赵娘子的画。一幅《目连救母》还有一幅《春满园》,因是赵娘子后期所做,意义分外不同,价值也就估的高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