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凰矜》


    第(3/3)页

    由于数量不多,每人将将得了一枚。大家拿在手里认真端看片刻,才极为珍视的小口小口吃起来。

    冯康盯着莲童看了一阵,收回视线,望着指尖制成翠竹模样的糍团,情不自禁笑了。心道谢九郎的确是个妙人。他轻轻咬下去,茶香竹香花香充溢唇齿之间,恰到好处的融合交汇,吃在嘴里糯而不胶,绵而不腻。

    好味!好味!冯康餍足的眯了眯眼,暗自赞叹。

    他们吃糍团的功夫,谢九郎晾干罗帛上的墨迹,站起身,面向众人朗声说道:“列位兄长丈人,某东谷谢九,这厢有礼了。”

    说着,手握罗帛,深深一揖。

    众人擦擦唇角点心渣滓,向他还礼,纷纷言道:“谢郎君有礼。”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某背井离乡,来在京都于靖善坊安家置业。蒙列位不弃,某在此地结交三五朋侪,认下兄长,拜过良师。于京都短短时日,某收获颇丰。”

    谢九郎眸光璀璨,似是在与众人闲话家常。可冯康晓得,谢九郎是在煽动民心。

    他到底想做什么?冯康将吃了一半的翠竹糍团捏在指尖,仔细回想谢九郎状书所写内容。不可否认,谢九郎文采斐然,状书经由他润饰辞藻优美,句句切中要害。

    然则,放眼京都,谁敢接下他的状书,向惠妍问罪?

    京兆尹裴仁魁?

    冯康肩膀抖了抖,讥诮的撇撇唇角。

    他连恩师蒙难都没胆量伸出援手,又怎会为谢九郎得罪惠妍?更何况,他还是惠妍的“叔叔”。

    县官不如现管。裴仁魁绝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那么,谢九如此行事又有何目的?

    冯康眯了眯眼,看向前方那个侃侃而谈的东谷小儿,若有所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