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光明殿-《凰矜》


    第(2/3)页

    除了祭天祈福,也该有其他应对策略,以防万一。

    “陛下,臣以为先从地方粮仓调集粮草至京都,再备下食水以及祛除疫病的丸药,分发给百姓……”宁廉将他提前打好的腹稿向皇帝陛下一一道来,不等他说完,柳维风从武班出列,率先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妥!”

    皇帝陛下眉梢跳了跳。他没想到沉寂多时的柳维风居然站出来说话了?!他还以为柳维风经由裴仁魁递上历数他罪状的折子,就会无心恋战,没想到,柳维风老当益壮,胸前挂着个大大的勇字跳将出来,一开口就给宁廉添堵。

    “柳卿家何出此言呐?”皇帝陛下端起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架势,气定神闲的问柳维风。

    “陛下,旱灾尚未发生仅凭司天台或是江湖术士所言,就要劳动人力调集粮草是否太过草率?”柳维风振振有词,掷地有声,反驳的异常有力。

    皇帝陛下默然。

    安太史观察气象非是一天两天,经他所言无不应验。这也是皇帝陛下笃信安太史的原因之一。

    “陛下,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啊!”宁庸适时开腔,令得皇帝陛下微微颌首,重复道:“是啊,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

    皇帝陛下听了宁庸意见,使他信心大增,刚想继续说些良策,柳维风又再拦阻:

    “陛下,各地粮仓乃是为战时储存粮草所用,非到战时,不可动用。此为其一。陛下倘若大张旗鼓行事,引起百姓骚动,又当如何?”

    宁廉闻听此言,心生疑窦。

    柳微风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把旱灾、调集粮草、民间骚动混为一谈。这又是为何?宁庸心存疑惑,又道:

    “陛下,臣以为,坊间既已传扬旱灾一事,不消月余必定人心惶惶。假若陛下做出应对之举,不但不会引起动荡,反而会减少百姓恐慌。再说粮仓储存粮草乃是应急时所需,没有规定战时或是灾情。哪个紧迫,哪个优先嘛!”

    宁廉说着目光瞟向百里恪,希望他能开腔帮衬。

    百里恪稍稍忖量,避开宁廉目光,垂首不语,权当没看见。

    诶?这老小子又淘气!待会儿再跟你算账。宁廉气的胡子抖了抖,刚想再开口驳斥柳维风,就见前边的杨相爷横跨一步出列,言道:“陛下,臣以为,宁侍中所言甚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