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玉姝的担忧与困惑-《凰矜》


    第(2/3)页

    “好!”晋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从凉州城来在京都的路上,张娘子对他多有照拂,于情于理晋王都要去凑凑热闹。

    “对了,说起阿娘的婚事,那五十个小黄门我还得跟你借来用用,行么?”一顶凤冠远远不够玉姝表达她对张氏的感激与眷念。于是,她想到了以曲寄情,过完年,就开始作一首新曲。断断续续写到现在,差不多就快完成了。至于找谁演奏,玉姝始终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觉得还是那五十个小黄门最适合。毕竟那些孩子是她一手一脚带出来的,也都有天分。

    “好!”晋王又是想都没想就应允了。

    他这般干脆,玉姝反而不好意思的说:“琉璃,我总是给你添麻烦。”

    “我啊,整天盼着你来麻烦我!”晋王喜笑颜开,问玉姝:“张娘子素昔中意何物?胭脂水粉还是绫罗绸缎?我总不好空着手去吃喜酒。”

    “花医女特意给阿娘调配了口脂,又香又衬脸色,好看极了。绫罗绸缎我府中也存了不少,都给阿娘当嫁妆。你就空着手来,看谁敢说个不字!”

    晋王被玉姝逗得歪在床上乐的腰都直不起来。

    玉姝一本正经的板起脸,“你好歹也是堂堂王爷,风仪!风仪!”

    风仪二字专治谢九郎的笑病,对晋王不但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使他捧腹大笑。

    玉姝无奈的托着下巴,等待良久,晋王才满面通红的止住笑,道:

    “你知道吗,此番杜乾平无论受了何种刑罚都不肯把柳维风牵扯进来,也不供出究竟哪个才是幕后主使。滕尚书束手无策之下,才把卷宗呈上,请父亲照准。”晋王提及杜乾平,神情渐渐肃然。

    霎时间,殿中气氛由欢快变得凝重。

    “盗跖尚且讲个义字,就连分赃的地儿还叫聚义分赃厅。杜乾平饱读诗书,不止有气节也有风骨。他抵死都不牵累旁人,称得上义士。盼只盼侩子手的刀磨利一些,别让他多受痛苦。”玉姝说着,面露戚戚。她与杜乾平素未谋面,只是偶尔从百里极和晋王口中听过有关他的事迹。玉姝却对他生出怜悯同情之意。

    晋王轻声言道:“待到处决那日,我会请祥云寺的僧人做一场法事,度他们早登极乐。”

    玉姝心湖微漾,恳挚言道:“琉璃,你也请人帮我做一场法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