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哲的采访过后,圈内圈外,都引发了巨大的波澜。 甚至圈内的反应比圈外还大。 网友们只是讨论了一阵,就没了兴趣,被其他新闻吸引走了。 ——顶流和名导的嘴炮交锋,也不比三流明星的桃色新闻更吸引人。 但对圈内人来说,桃色新闻算个屁,他们早就知道了,而且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 可苏哲和翟效文两位权势人物的矛盾,可重要多了,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事业、前途。 ——如果两人小心眼,那么出演了一个人的作品,就在另一个人那里失去机会。 那两人小心眼吗? 对此,面对试探,苏哲豁达地表示: “翟导我不清楚,但人老了就容易偏激,尤其像他这种自视甚高、曾经有不小成就的老年人,肚量通常挺差的。” “但我不一样,我年轻、大度,怎么可能小心眼?就算不用他捧的演员,也绝对是从业务能力考虑的,非常公正。” 圈内人明白了: 俩小心眼! 但除了“小心眼”“记小本本”外,两人倒也没有更大的冲突了。 翟效文毕竟是导演,不是流量,没有养水军打舆论战的习惯,而且毕竟年纪大了,更不擅长利用新媒体。 苏哲有这个能力,但他以直报怨,面对采访直接怼回去就足够了,却没打算用舆论去阴翟效文。 “苏哲,圈内都在胡扯,你哪里小心眼了?明明很大度。”严喜玲打抱不平,“翟效文真没数,要是换個人,早就扒他黑料,舆论一炒作,就让他狼狈不堪。” 这帮老一辈圈内人,没有接受过公关管理的培训,真按照现在吹毛求疵的要求,用放大镜去找问题,绝对能让他十分狼狈。 苏哲摆摆手: “现在我们占理,我反击时抱怨一句,没人觉得我不尊老。但如果做事太咄咄逼人,圈内都不是傻子,前辈们难免兔死狐悲。” 做事不讲究,后患很大,就算现在风光,以后也难说。 严喜玲惊叹地看着他,心中叹服。 有些明星心智不成熟,做生意就很容易失败,大家表面上夸赞他,实际上都想着坑他钱财。 但苏哲的表现,却让合伙人都不敢有太多小心思,哪怕他天天不去公司,也没有失去对公司的掌控。 “更何况……”苏哲笑了笑,调侃道,“翟效文只会无能狂怒,对我又没有伤害,何必赶尽杀绝?” 而接下来,翟效文就干出一件事,让苏哲差点笑掉大牙—— 他要起诉西瓜酱。 诽谤、侮辱名誉、侵权等。 不是发律师函吓唬人,是直接去法院起诉,传票先发给小破站,要求提供西瓜酱的真实身份,然后再起诉他。 苏哲笑死了,害怕西瓜酱认怂,想要联系他。 没想到西瓜酱比他反应更快,直接出了一期视频,宣布自己绝不会道歉,坚决捍卫自己评论作品的权力,并将不断上传应诉进度。 视频里,西瓜酱的胖脸都快笑出花了。 粉丝们也在评论中恭喜他: 【阿酱,这泼天的富贵怎么就砸你头上了?这能蹭多少热度?】 【恭喜大西瓜,今年百大手到擒来。】 【千万别怂,我要看法庭戏!】 然后翟效文就撤诉了,估计被劝说了。 但这一系列闹剧也提升了《我和华夏》的关注度,虽然毁誉参半,但也维持了票房。 喧喧闹闹十多天,《我和华夏》总票房破二十亿。 但假期过去后,单日票房已经下降到不到千万,估计最后能有二十二三亿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票房成绩,在主旋律电影中更是如此。 但对苏哲来说,却是他的最低记录,甚至比不过前世的《我和我的家乡》(28亿)。 毕竟除去同样的《神笔马亮》后,家乡剩下四部短片的质量远超《我和华夏》。 所以在华影庆祝的时候,苏哲表现得很低调,甚至没有转发破二十亿的海报。 更没有像以前一样,高调地发战报(统计热搜、票房、口碑等成绩)。 但在内部,严喜玲和张洪伟分别做了复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