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金麟奖当夜,苏哲包揽十大金曲成为了最大的新闻。 #苏哲包揽十大金曲,历史第一人# #青花一响,上台领奖# #《青花瓷》# #苏哲卫冕最佳歌手# #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人歌手,苏哲包揽所有个人奖项# #苏哲红毯# #尤梦黎蝉联最佳女歌手# #戚新燕当选最佳新人# #尤梦黎红色晚礼服# …… 微博上,苏哲也差一点包圆热搜榜,如果算上旗下的戚新燕和女友尤梦黎,那也差不多了。 这种煊赫的声势,自然让其他歌手的粉丝觉得不公平: 【凭什么让他包圆?难道圈内只剩下苏哲了?】 【我知道上面喜欢中国风,觉得发扬了华夏文化,但吃相也太难看了!】 【曲协太喜欢苏哲了,他不举行演唱会,只上《华夏歌会》,让曲协赚得盆满钵满。】 【好狡猾啊!】 但除了他们以外,别说甘蔗,就连大众都觉得理所应当: 【苏哲的歌,放在黄金时代也是顶尖的,更别说在现在的华语乐坛,简直是降维打击。】 【粉丝们凭什么质疑?来,说说你们偶像的歌曲,哪一首能替代这十大金曲?喂喂喂吗?】 【坚决支持金麟奖!分蛋糕是陋习!就要公平公正!】 至少在路人口碑里,并不认为苏哲包圆十大金曲有任何问题,甚至提高了金麟奖的公信力。 而在接下来的颁奖季中,几乎所有乐坛的奖项,无论苏哲去不去领奖,都得给他颁个奖,哪怕是邮寄奖杯。 很多小奖,苏哲甚至是第一次知道,他也刚刚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奖项。 原本这些小奖的原则是,哪个明星能出席,提高奖项的知名度,就颁给他大奖。 但至少在今年,这個原则不适用了,不论谁来,也比不过没来的苏哲。 这很正常,有些人以奖项为荣,而苏哲,奖项以他为荣。 “喏,最具突破性乐队奖,奖杯给你邮寄过来了。” 严喜玲递给苏哲一个奖杯,笑道: “你是不是得换个大柜子放奖杯了?光今年的奖杯就不够放了。” 苏哲随意地看了一眼奖杯,嫌弃道: “什么野鸡奖,专门发给乐队的也来蹭我?找个纸箱子堆起来吧。” 严喜玲哑然失笑: “你看不上的奖项,别人还求之不得呢!今年金麟被你包圆了,其他歌手没办法,为了别毫无所获,只能不断参加各种小奖。” 说起来,苏哲包圆金麟奖,对其他小奖来说是好事—— 原本邀请不到的明星,为了面上好看,拿个奖项,只能去参加这些小奖的颁奖礼,提高了不少关注度。 甚至某些粉丝为了替偶像挽尊,强行抬高某些野鸡奖的含金量。 但令他们无奈的是,吹嘘了半天,奖项还得分给苏哲,哪怕他根本不来领奖。 比如和苏哲毫无关系的乐队奖,都强行将他和戚新燕算作乐队,发了一个最具突破奖。 理由就是他和戚新燕在《最炫民族风》中是弹唱,两人也算乐队,而歌曲很有突破性。 这是什么鬼扯的理由啊? 苏哲都感觉扯,更别说去参加该奖项的乐队了。 乐队不只是摇滚乐,但毫无疑问,以摇滚乐为主,这本是地下摇滚乐队难得的盛典。 但以这么扯淡的理由颁给苏哲,让不少乐队感到愤怒: “苏哲再牛逼,也就一唱流行的,凭什么拿乐队奖?” “金麟那种商业性强的奖项,给他就罢了,怎么连小众的乐队奖,他都来营销了?” “真是恶臭!” 一些乐队似乎觉得苏哲的奖项都是营销来的,却不知道这是奖项主动蹭他热度。 当然,也有清醒的乐队,知道这是奖项主动寻求突破,蹭苏哲热度。 毕竟谁想自甘小众呢?谁不想被大众追捧? 可惜,清醒的人永远是少数,甚至还要被其他人喷,商业化就是臭傻逼。 跳得最欢的就是阿莫西林乐队。 他们在金麟奖现场就表达过不满,可惜当时所有的热度都在苏哲身上,根本没人在乎他们说了什么。 ——无非是一些酸话而已。 而乐队奖之后,他们又怒喷乐队奖跪舔苏哲,说苏哲是乐坛黑势力,一手遮天云云。 对此,苏哲完全不知道。 ——关于他的新闻太多,小角色、小新闻,玛丽苏就处理了,根本不报给他,否则他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苏哲正忙着写新专辑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