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音诞》第二季的点击量一直不理想,买过几个热搜,但也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苏哲来参加,老粉突然涌现,才让他们知道,原来不是观众没有情怀,而是他们的情怀在苏哲身上。 苏哲和《音诞》的结合,让老观众们泪目。 #苏哲回来了!# #民谣之王回归音诞舞台# 如果说这两条热搜只是情怀的话,那么#《海底》唱崩观众#霸占榜首,说明了一档音乐节目的根本,不是炒作,不是情怀,就是出圈的歌曲。 《海底》火速登顶,几乎所有的音乐平台上,都将最好的宣传位写着——苏哲新民谣来袭! 《少年的你》立即顺势推出了以《海底》为宣传曲的宣传片,不断提高热度。 在歌曲爆火的情况下,无数观众都知道了苏哲和巩曼再次合作,决定去看这部反应校园暴力的电影。 这节省了大量资源,以至于宣传部门都开玩笑地说,应该给老板发一千万的歌曲版权费。 苏哲觉得没问题,就给自己发了一千万,顺便破了歌手演唱电影宣传曲的最高费用。 其他歌手们:…… 自己给自己发钱,这属于作弊啊! 而《少年的你》中,一开始有个女学生自S,是女主角和霸凌者产生冲突的导火索。 原片采用的是跳楼,从教学楼一跃而下。 这是学生自S最常用的办法,以至于某些高压管理的学校,恨不得将走廊全封闭了。 但苏哲为了配合歌曲,让这个女配改成了跳海。 反正只是开头的导火索而已,对主线一点影响都没有,还能充分利用和反哺《海底》,何乐而不为? 果然如他所料,《少年的你》上映以后,《海底》的热度也迅速上升。 这首民谣原本在苏哲的民谣专辑中,算不上太经典,但有了电影画面做配合,就更加感人了。 看完《少年的你》,再品味《海底》,更加惹人潸然泪下。 甚至有人戏称: 【看似《海底》是《少年的你》宣传曲,其实《少年的你》是为《海底》拍的超长MV。】 【暑期档,《海底》和电影更配哦。】 这让《海底》霸占了一个月音乐播放榜榜首,甚至连请苏哲去商演,都点名让他唱《海底》。 有些老板感到不解,苏哲身家比他们还高,怎么还接商演?搞得他们作为老板,都没有面对明星的心理优势了。 甚至有老板请苏哲过来,还顺势向他推销自己的项目,意图让他投资,俗称化缘。 对于这种问题,玛丽苏的官方说法是,苏哲想回馈粉丝,没时间开演唱会,就通过商演多和粉丝见面。 其实想想看,米国前总统的出场费10-20万米元,还没苏哲高呢,为啥不接? 钱多了又不咬手,百亿富豪就不在乎几百万吗?真以为看段子说的,比尔盖茨钱掉了都不捡,因为他赚钱速度比捡钱快? 苏哲不知道盖子捡不捡,反正他肯定捡。 除了《海底》外,《少年的你》也引发了热潮。 电影剧情不再详细描写,简单来讲,就是霸凌者魏莱在逼死同学后,担心女主角陈念揭发她,盯上了她。 而陈念没有爸爸,妈妈又因欠债无法回家,缺乏家庭的保护。 这些导致陈念被霸凌时,没有任何合法的力量可以帮助她,让这個循规蹈矩的女孩失去了反抗的力量。 这时,她认识了小混混小北。 小北应该是高利贷集团的追债份子,在向陈念的母亲追债,却不仅没有逼迫陈念,反倒因为陈念的善心,主动帮助了她。 (因审核删减,没有正面写出小北的职业,但估计是这样的) 两个残缺的灵魂互相温暖,小北开始默默地保护陈念,在她身后很远的地方,护送她上下学,让她撑过高考前的黑暗,冲向黎明。 但在小北不在的时候,魏莱再一次找到了陈念,因太过嚣张,被陈念推下楼梯,摔死了。 陈念崩溃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在高考前夕,马上就能摆脱黑暗的时候,却因为魏莱,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光明。 小北因为爱,决定替她顶罪,伪造了自己是杀人凶手的证据。 于是,小北被捕,陈念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 故事到这里,简直就是《白夜行》中雪穗和亮司的翻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