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这是我儿子-《原来我是曹魏世子》


    第(2/3)页

    虽然农籍在汉末是仅高于商籍、客籍的低微身份。

    但对于曹铮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

    有了户籍,他才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被当成人来对待。

    能够光明正大地进城,不用担心在大街上被抓走。

    那些早已经被深埋在心底的宏图壮志,又悄悄地生长起来,破土而出……

    其实曹铮也很好奇魏叔的身份。

    印象中,曹操的阵营里似乎没有姓魏的重臣。

    不过魏叔诉说的意愿不大,曹铮就没有追问。

    多年在社会底层的历练让曹铮对人际交往有一些心得。

    做人,要有逼数。

    当然,其实就算曹铮真问了,魏叔也不会翻脸。

    因为曹铮能感觉到魏叔对自己很好很好。

    那种发自心底的心疼和怜爱。

    就像是,父亲对待失散多年的儿子一样……

    “嘭!”

    失修的木门被扬手推开,五月上旬的微风扑面而来,曹铮全身的毛孔涌动着一层暖意。

    门没锁,但是也没有别人会不敲门就直接进来。

    曹铮放下陶碗,从蒲团上站起来。

    魏叔走进来了,他穿着一身武人的戎装,铁甲的银辉映照着他没什么表情的脸,他的眼底宛如漆黑寒潭,流露出捉摸不透的气质。

    他胳膊上缠着一圈麻布,不显眼,但是曹铮一眼就看见了。

    汉代风俗,子女儿媳去世,要带麻布丧表示哀思。

    这是家里死人了?

    难怪他一个星期都没来。

    可按照汉代风俗,也没有戴着丧去外人家做客的道理。

    曹铮眨了眨眼睛,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

    他不是心胸狭小的人,不会在意魏叔这样来了是不是晦气,他只是有点心疼他。

    “来了?我去给你盛饭。”

    曹铮麻利去灶台盛了一碗热饭,端到魏叔帮边,趁他不注意偷偷观察他的眼睛。

    老头泛青的黑眼圈里有一丝丝微红。

    说明他昨晚没睡好。

    “菜羹凉了吧?我拿去回锅热热。”

    曹铮去拿盘子,调节气氛。

    然而手刚触碰到盘子边缘的那一刻,就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的摁住了。

    “不用,你别忙。”

    曹操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坐下来一起吃吧。”

    “哦,好。”

    曹铮坐到小木桌对面,没有再碰那盘菜羹,默默端起饭碗扒饭。

    曹操假装没看见曹铮暖心的举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