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云涌(十七)-《古代幸福生活》


    第(3/3)页

    朱宣大喜,他少有失态的时候,此时是大喜,这算是他赢了,女儿也不受委屈,他的颜面也不受损,至于太后那里,自有公主去说,这就找不到一家的事情了。

    大喜的朱宣郑重站起来,近前两步,对着长公主和武昌侯长揖下去我何德何能,能有公主和武昌侯两位亲家厚爱,朱某无以感激,唯有此礼为谢。”

    武昌侯还没有消气,他是“哼”地一声,家里乱成一团糟,说到底是担心朱宣霸着女儿不送,太后只能压他一时,却压不住他一世。武昌侯坦然受了这个礼,而且觉得礼不够我这把年纪,差一点儿要纳妾,你这一个礼就把我打发了不成。”

    “那就再来两个,”朱宣果然再对武昌侯补齐三个礼,再对着公主重新作揖。高阳公主掩口轻笑,看着这位前任的南平王为着女儿对行礼,此人不过是一个父亲罢了。心思恍惚间,高阳公主想起来少年时,想起来以前对他情动。。。。。。

    岁月如梭一般,长公主到此时才,心中对他爱意一点儿也没有消去过。和妙姐儿作,不过是想看一看他是如何过日子,订了他的女儿,也不过是想继续和他走动。长公主在心中轻叹一声,看一看武昌侯,武昌侯吃醋经年,也不是白吃的。

    他也老了,我也老了,以后余生,不过是想着孩子们好好地过罢了。高阳公主微微含笑,对朱宣道你我亲家,不必多礼。”

    再招手命端慧郡主你放心,你父母亲不在京中,有我疼你呢。”朱宣亲自送回女儿来,这就皆大欢喜。离开长公主府上的朱宣在马上只是微笑,准备去往宫中对着太后交差。

    宫中所有的人都松一口气,皇帝这就去见太上皇,也是满面欣喜的来回话老王爷肯让步了。”太上皇却是哼一声他肯让步了,别人未必就肯让步,这事情你等着瞧。”

    房中赏人接是没有,不接也没有,太上皇这样对着皇帝说一句,背过身子去看养的鸟儿。

    皇帝站在身边陪着看了一会儿,外面有人来回话,是长公主府上来的人。太上皇先看到他是满面喜色,喊住道是喜事?”这两天里不是你哭就是他闹,难得看到一点儿喜色,太上皇觉得真新鲜。

    “小侯爷有喜了。”长公主府上来的人喜气洋洋地把话说出来,皇帝听的都是一愣,这么巧,这就有喜了。

    来人再详细把话说一遍小侯爷从宫中以后,说是昨夜没有睡好,想是受了风,请了太医去看。公主说小侯爷这两天受了惊,也看一看的好,不想看出来是喜脉。”

    太上皇呵呵笑起来我也能见到一个曾孙子了,有赏有赏。”这就命人把一柄如意送到公主府上去。皇帝这才明白太上皇刚才所说,别人不让步是意思,这事情要怪谁,从皇帝的角度来看,要怪朱宣意图把女儿一起带走。

    这里父子站了一会儿,说着长公主府上的第一个孙子。宫院外郑太后慢慢走进来,一看就是心情不好的样子。

    这个消息让郑太后心情不好,居然有了喜。此时来到廊上,皇帝看一看母后心情一般,这就寻一件事情走开。

    廊上只有太上皇和太后站在一起,还有就是十几只欢跳的鸟儿。太上皇只是对着鸟笼子里色彩斑斓的翠鸟儿在看,太后慢慢问出来夫妻情深一旦分离,分心如刀割吗?”不跳字。

    太上皇默然,太后是黯然。笼中的翠鸟儿宛转几声叫过,太上皇才抚须回答道天人已相隔,想也无益,但是珍惜眼前人才是。”转过脸来对着郑太后微微一笑你又是心思?”

    小侯爷的这句话让郑太后一直放在心中,在她心里,只是觉得离去的先皇后和太上皇才是真正的夫妻,哪怕是太后之尊,哪怕是执掌朝政。先皇后的影子是一直就在。

    想想太上皇对吴王百般护持,其实并没有人要刁难于吴王,只是太上皇的心里在担心罢了。有时候郑太后也有些不忿,太上皇倒象是后悔传位于五皇子一样。听到齐文昊这句话的时候,郑太后才豁然明白,先皇后一直就存在着,一直就似是没有走。

    “天人已两隔,珍惜眼前人。”太上皇再次说上这么一句,对着郑太后和蔼可亲你不要多想才是。”你是太后,你陪在我身边,你要是再多想,别人还能活吗?这是两个人的不同心思。

    郑太后装作若无其事的从的思绪中走出来,对着太上皇说的担心你说说看,小侯爷是不是会在心中记恨我?”

    太上皇哈哈笑起来她有了身孕,不正是太后赏人的良机。”郑太后“嗨”一声不要打趣人,找我要人,我也不给他。我给别人,能落一声儿好,看看这两天把我闹的,我就没有睡好。”康宁郡主是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个没完康宁不要人,康宁只要好。”

    “依我看呐,你这事情没有完呢。”太上皇再提醒郑太后一句,对着郑太后这样当政,太上皇先是觉得震惊,现在看出乐趣来了,这样的一个,在我身边大半生,到晚年才看出来颇有女皇之架势。特别是郑太后与群臣之战,太上皇看起来觉得有滋有味。

    院中秋风吹过,郑太后也有这种感觉是啊,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哪里有完的时候。”好似花开枝败,根还在泥里面,来年东帝春风吹,这花还是一样的开出来。

    一个月后,朱宣和妙姐儿带着孩子们离了京,随行的还有一起去军中的胖妞儿。朱闵和顾冰晶留在京中,一个上侍祖父母,一个支应门户,再不时应付一下康宁郡主。

    长公主府上,端慧郡主安心养胎。只有郑太后是不高兴,而且不高兴之极。

    十月近十一月的天气,宫中夏天的摆设早就换掉。铺着黄锻子的书案上摆着新呈上来的几本奏折,这全是不怕死的。

    朱宣的亲家姚御史,陶御史,顾大人,就连朱宣的政敌也有一个上了奏折,最伤郑太后心的一本奏折是她的亲哥哥左光禄大夫郑大人上的。

    “。。。。。。权压功勋之家,逼迫纳妾于礼不合;凤凰琴瑟乃人伦大道,当头棒打有失仁心。。。。。。”还有就是:将军前方战骨,只望妻儿安乐。。。。。。

    这样的奏折一气就上来好几个。御史这份工作就是背后挑人毛病,告别人的状,看到皇子贵戚不对,也是要上折子的。朱宣的亲家全部上了阵,不是为着朱宣高兴,为了照顾留在京中的端慧郡主,而是当政,在封建社会来说,男人们觉得这事情让人发指。

    新的一波太后还政论,就此汹汹而来。郑太后对着这些奏折,包括她亲兄长上的。郑大人也是老迈,还是以名义上了一个折子。行将老去,不必怕得罪她,太后一天不还政,当然是朝中这些人一天不安稳。

    这里面固然是有朱睿等所为,也有朱宣的政敌抓住这机会,随便往南平王府吹吹风,把火势引一点儿的原因。

    郑太后颓然病倒了,她可以经得起别人指责,却经不起年迈的兄长也是这样的指责。病榻前,来问候的人川流不息。

    “告诉你父亲去,我一准儿比他活的要长,”郑太后卧于床榻之上,对着来探病的侄子这样说。望着绣着龙凤的帐顶,郑太后心思恍惚回到以前,我在宫中多少年不倒,家中受益也是不少,只是当政就见容不于这些人,一个一个言词激烈,象是一把一把的刀刺。

    八皇子是天天来问病的人,看着郑太后这一次病实是老相毕现,心里着急的只是太子之位。“皇祖母,不要跟这些糊涂人生气才行,依孙儿来看,该治罪的就当治罪才是。”八皇子这样进言,让郑太后只是微微一笑,昭狱是不小,足以把这些人都拿进去,可是堵不住世人悠悠之口。

    太后宫中病倒,朱宣和妙姐儿是带着孩子在的船上,妙姐儿坐在船舱中,看着两个孙子。朱宣展开信来看过,说给妙姐儿听太后病了,听了太多不中听的话。”

    妙姐儿哦一声,还是对着孙子睡着的面庞在看。朱宣再道八殿下封了太子。”妙姐儿再哦一声,还是对着孙子在看。朱宣再次道端慧,”这就停下来,妙姐儿这才抬起头来端慧了?”

    “她没有信来。”朱宣含笑你总算是不看孙子。”妙姐儿也笑一笑道我在看孙子哪里长的和表哥相似,哪里又象我。”招手让朱宣你看一看,贤哥儿这鼻子长的象你,防哥儿的是象我。”

    这里夫妻正在,外面听到“扑通”一声水响,夫妻两个人一起往外面看,都是无奈又掉水里了?”

    外面甲板上这一次站着的是胖妞儿,她是随着去军中。武哥儿在旁边笑捂着嘴笑这一次你赢了。”掉到水里的是胖倌儿。

    甲板上有人七手八脚地把小王爷捞上来,再就有人快手端了姜汤来。胖倌儿“吸溜吸溜”喝着姜汤,身上头发上往下滴着水。朱宣走你们这些孩子,摔就摔,别往水里摔。”

    三个人打架,就把打输的人扔水里去。

    “这都天气了,幸好他们是在最下面,离水面不高,这样玩。”妙姐儿说过以后,再继续招手命朱宣来看孙子。

    朱宣和妙姐儿是打算亲自送胖倌儿入军中去,把这个最小的再送这最后一程。以后膝下就只有小小的福慧了。

    福慧郡主此时呆在雪慧身边,雪慧在做针指,给一个玩的让她坐着玩。外面水声响也好,弟弟们嘻笑也好,雪慧都听不到。她心中所想只是朱睿。

    还在就是这一次再,世子妃变成王妃,这是雪慧得意的一件事情。

    古代幸福生活657:

    108尒説book108。鯁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