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直接导致了长安城的百姓,都开始暗骂杨玉环为妖妃,是迷惑皇帝的祸水。 更是有人直言,斩妖妃,肃清奸佞,重镇朝纲。 而这些民愤,自然逃不过李隆基的耳朵。 此刻正在大明宫内,怒怕龙案,“袁乘风,查,给朕仔细的查,这些流言蜚语是从何处而来!!” 然而,袁乘风却是猛的跪伏在地,苦涩的言道,“陛下,这根本无处去查啊。” “天下各州府,都有不同版本的流言蜚语,根本分不清是从何处流传出来的。” “查不出,也要查!”李隆基正处于盛怒之中,一双原本浑浊的眸子,此刻都便的发红。 怒视着袁乘风,喝道,“若是查不出来,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你知道后果吗!” “这已经是动摇了我大唐根基,会造成天下民反!!” 本来李隆基开始按照袁乘风之计,顶替李易之名,来收拢民心,让大唐之明紧靠他李隆基。 可没有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未做出实际行动,却被突来的流言蜚语,激起了民愤。 将他李隆基拖入了泥潭之内。 这让李隆基很是憋屈,内心更是焦急。 “陛下,虽然臣查不出流言的源头,可是却发现,这些流言都偏向于唐王与那安禄山!” “而如今唐王不在大唐,那么这流言蜚语对于安禄山来说,便是绝对的占利,所以臣认为,陛下应提防安禄山。” 袁乘风也知事情的重要性,将自己所发现的怪异之处,讲述了出来。 “你是说,这流言蜚语是安禄山传出来的?…”李隆基眉头一挑,质疑的看着袁乘风。 袁乘风摇头,“不敢肯定,但绝对与安禄山有关系。” “不确定就去确定。”李隆基语气充斥着不满。 并且眉头深皱的疑惑道,“安禄山虽然闯出朝堂,可他在安东抵御膏同国之事,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不但收回平卢失地,更是将膏同国之兵,打退到了安东中部,你说他为何要这样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