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慕容欺沈燕遁走 李天锡假意图-《唐室演义》


    第(1/3)页

    江南营,慕容树传令辰时造反,使士卒饱餐一顿,黑夜赶路,禁止士卒喧哗,言语小声,行动温和,慢举手脚轻落下,细语柔言缓倾诉。

    亥时起兵出营,向南而行。

    南郑探马见之回报张桓出。

    张桓楚、楚云二将,鼓噪而出,纵兵追击之。江南兵未走出三里身后闻,炮鼓齐响。

    正是:

    铁马风萧逐南北,吴戟越钩争齐鸣。

    姑苏城上万马奔,夜闻吴江雷雨声。

    慕容树惊惶曰:“南郑兵何为,来之甚急也。”

    复命士卒,落华旗,弃车驾,洒粮草,抛行囊。遂慕容树,沈燕领兵行军前,死命逃遁。

    未走十里,张桓楚、楚云率兵追至,两军头尾交集,江南兵一心逃命,有坐骑者赛马前逃,拼脚力者跪地求饶。

    江南兵前拥后挤,混乱无章,无有追兵,来的迅速。

    张桓楚、楚云率兵杀入军中,江南兵四散逃命,一路败走。张桓楚直寻慕容树来,慕容树、沈燕二人见,南郑兵已追至,只保自家性命无忧,哪顾士卒生死存亡。

    领少数旗排官,弃众兵而遁,慕容树、沈燕未出十里,突闻身后有叫声,曰:“慕容老贼,小爷来也。”

    慕容树回身观之,见一白袍小将追来,犹如流星坠地,顷刻便至也。此乃张桓楚,良驹神速,故追及之。

    慕容树谓左侧沈燕曰:“沈将,我二人合力诛杀此,白衣小儿,亦可脱身也。”

    沈燕以为然,遂调马来迎战张桓楚。

    张桓楚叫曰:“尔等欲何往?恶贯满盈,时至也,小爷为其指路耳。”

    沈燕举金丝刀直劈,张桓楚面门而下,张桓楚抬枪上挡,战马交叉而出,二将回马复来战之。

    慕容树随沈燕之后,扯缰绳使马缓走,待沈燕交战张桓楚之后,拨马又弃沈燕,独自逃命而去。

    此乃慕容树恐正阳追来。无意交战,巧言惑沈燕来挡张桓楚,好自己脱身去也。

    沈燕不见慕容树来战,回首观之,慕容树拨马而去,可谓今朝欺人,明日被人欺之。

    当日见法贞死而不救,今日又使慕容树所欺,正应在此时也。沈燕心恨慕容树之阴险,无心交战,欲去之,奈何张桓楚枪法高强,良驹如风,不能逃脱,只得性命相搏也。

    沈燕舞动雁翎金丝刀,路路击斩,道道抵挡,反复避让,疲于奔命。

    张桓楚摇甩梅花枪,三三演变,九九归一,枪尖如毒蛇吐芯,不离其媚眼之前,咽喉之下,骁骦马前后截来,围绕左右十丈之内。

    正是:

    梅花飘散坠小楼,白衣胜雪钩残月。

    凤尾珠冠落明霞,雁飞飘翎夜烂漫。

    二将死战,五十回合,沈燕身出大汗,力气渐弱,神志模糊,行动缓慢也。

    张桓楚迎面截道而至,嗨一声大叫,摇枪刺护心镜来,沈燕闻其喊声,方惊醒观之,长枪刺来,仓促挥枪挡之。

    未料张桓楚长枪撤回,复刺小腹,沈燕欲挡不及,白光一闪,夜色中一道红血滑过,梅花枪刺入小腹也,张桓楚抽枪,沈燕栽倒马下,死张桓出之手。

    江南兵半数逃散,余众弃刃降之。

    诗曰:

    官道冷落夜眇然,草色朱颜花啼落。

    风尘伤景阴森森,冷月寒霜气沉沉。

    天色朦胧日升起,酒过半酣梦江南。

    烟雨绵绵桃花开,画船琵琶弹霓裳。

    且说慕容树欺沈燕,挡南郑兵将,自领不足三百人,纵马遁走,出三十里,耳不闻铁蹄之声,回首观之不见追兵。

    自已以为技高一筹,得出升天,仰天大笑。

    左右曰:“将军兵败士死,九死一生,何故笑也?”

    慕容树曰:“南郑草贼虽胜四路兵,骁勇非常。然论权谋驭兵不如吾,我若用兵,必伏兵于此,我岂能脱身也。”

    言毕,突闻一声炮响,慕容树惊惶前后观之。

    时至五更,只见薄雾之中,前面官道中,横一路人马,旗帜下有字,写南郑二字,旗下立一人,黄金甲、黄金枪、黄龙驹,非正阳有谁?慕容树见此光景,魂惊魄散,险些栽倒,扶鞍坐稳,只见额头冷汗横流,面容憔悴愁苦。

    复又思曰:虽战之无胜,走之有余也。

    遂力气恢复,催马举刃,直冲阵脚来,正阳观之,曰:“吾本欲尔等归之,然留其一二奸人,危害百姓,不如除毒害,保全苍生。

    汝善小人之谋,焉能成大事,众人皆死,汝岂可独存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