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天锡欲除正阳,一路无良计,眼见至成都有日,甚急。 人马入蜀地,李天锡观其山高路险,得一计策,传令副将范质曰:“将军领三千兵,先入剑阁,修复道路,清楚障碍,以便王妃、将军行路。” 又附其耳,密言数句,如此,如此。 范质应诺而去。 正阳知李天锡有异心,暗使人探其行踪,闻李天锡遣一路兵,先入剑阁,知其有所行动,传令停军,传李天锡来中军。 侍官来报曰:“李将军,世子请将军往中军议事,将军速往。” 李天锡闻正阳传招,疑谋事泄露甚惧,又思未曾有所破绽,少心安,往中军见正阳,拜之曰:“将军传小将,不知有何所使?” 正阳曰:“今请将军来,议军事也,此一路有将军护送,母子无患,以入蜀地,成都有望。 吾握料贼寇必无多也。 吾意使张桓楚领后军,归南郑,不知将军之意何如?” 李天锡闻言心中大喜,常恐兵将众多,今去一半之兵,真乃天助吾,成奇功也。 李天锡曰:“将军之言,是也。蜀路险阻,士卒众多,赶路不便。减略而行,成都数日可至也。” 正阳曰:“将军之言有礼,使张桓楚领兵回南郑。今日此地落营,住一宿,将军回军,明日赶路未迟也。” 李天锡应诺而出,正阳取巴蜀地图观之,谓张桓楚密言,曰:“贤弟令兵,走小路,至此地,如此,如此,侯吾之令。” 地图赠张桓楚,张桓楚应诺令兵而去。 次日正阳传令,复行四十里,至一险地,一面孤峰悬崖,一面峡谷深渊,道路狭窄,险处只走单车,宽则三丈不足,稍有不慎,跌落山谷,粉身碎骨也。 正是: 恶灵厉鬼来索命,阴风邪雨飘山谷。 穷川洪流独木桥,渊潭千尺浮紫烟。 正阳传李天锡,至身前曰:“吾观此处,悬崖深谷,伏兵要地。若此有埋伏,其有活命也。将军可使人探乎?” 李天锡对曰:“殿下无虑,我使人仔细观之,无山贼草寇也。” 正阳曰:“既如此,将军在前引路,我护母亲随之。” 李天锡曰:“将军之言是矣。” 遂正阳使楚云牵王氏车驾,亲自骑马握枪,行右侧护之,车驾行至半里。 李天锡传令士卒,停止前行,回马而立,观正阳曰:“剑阁自古,乃名将葬身之地,将军死后葬此山,亦不辱英名也。” 正阳笑曰:“吾骸骨葬何地,不必汝忧心也。岂不知汝今日,弃尸于此。” 李天锡哈哈大笑,曰:“汝虽武艺高强,然,此地非有力,可度也,我已设伏兵于此,只需我击掌号令,圆木磐石具落,尔等皆为肉泥也。 若想活命,速下马受绑,可免死也。” 正阳曰:“我且问汝,欲害我母亲,此殷熙之意乎?” 李天锡曰:“非也,殷熙遣我救王氏护送成都是真。我违其意,擒汝母子送往长安,得立奇功耳。” 正阳曰:“汝自以为功成。且起兵阵,我视之” 李天锡拍手,击三掌,啪啪声回荡山林,山崖之上无动静,李天锡密令范质来此处,山崖之上伏弓箭手,屯积木石,欲诛杀正阳也。 李天锡惊疑之。 上下观之,无人回应也。正阳笑曰:“汝自遣书,我便疑之,若真心相救,其有不至也,我留汝至今日,便是待汝毒谋败露,而诛之不晚也。” 正阳亦拍手,击三掌,只见南面来一路人马,正是张桓楚也。 此乃前日正阳观地图,知此地必有伏兵,以张桓楚归南郑之名,遣张桓楚领兵,来劫范质。张桓楚尾随而至,一枪刺落范质,尽数围捕岭南兵,候正阳至也。 李天锡见前有张桓楚堵去路。 后有正阳截来道,左又千丈深渊,右立万丈悬崖,四面绝之,一时之间如坠火之蛇,原地转悠,无处逃遁。 正阳曰:“贪得无厌,欲害他人,必其所害。” 李天锡见无处遁,大叫曰:“我与草贼绝生死也。” 遂寻正阳来拼命,催马提枪来战之。 正阳摇枪相迎,二将至一丈之处,抬枪刺之,双枪碰击于中,一声沉声响,李天锡摇晃而过,战马交错,调马复来战,正阳摇枪刺护心镜来,枪见闪光而至,李天锡挥枪挡之。 战马交错,奔出数十丈,调马复来。 道路狭窄,战马奔走不便,只是来往冲杀。 正是: 金龙承云游天宫,毒蛇吐芯绕厅堂。 断崖几坠树欲碎,幽谷迷茫夺人志。 二将来往十回合,李天锡摇枪刺咽喉来,正阳抬枪敲出,交错之机,左手伸出,自李天锡甲布抓之,提离马鞍,挥手抛入万丈深渊,李天锡身碎而亡。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