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庄云铖在家里闷了两天,这日,刘臻的管家来安送来几个人,有三个十几岁的丫头,一个十几岁的小子,两个中年妇女,两个青年男人。 来安说:“老爷说你这院子不小,还有你们三兄妹,怎么着也需要这些人,遂自作主张找了这么多。” 庄云铖不好送回去的,就想只当作救济他们吧,世道艰难,皇城之下活着也不容易,在自己这里吃饱穿暖尚且不是问题。 庄云铖坚持给了钱,来安走了,又对允芸说:“刘大哥找了这么多,你收一个吧,有时候方便些。” 允芸只好应了。 又问庄蝶,她还是不要。 大厅上,这八个人低着头,默不作声地站着。允芸、小蝶看着他们却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心里不爽。 庄云铖的眼光扫过他们,严肃地说:“进了这门,咱们以后就一处生活,你们若把这里当作自己家,能够尽心尽力,我们自然不会亏待大家,我们兄妹年纪轻,不会算计,脸皮也薄,大家不要做出难堪的事来。生活不易,希望各位以后互相扶持,才好过活。” 底下的人仍不说话,只低着头,这算是默认。 庄云铖又说:“我们兄妹不是恶人,大家抬头看看,也认认人。” 各人都抬头,庄云铖说:“我们兄妹姓‘庄’,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他们都愣了愣,最左边的女孩儿才说:“我叫喜儿。” 庄云铖想了想,说:“好,喜儿挺好,你以后还叫这个名字。” 允芸见她最乖巧,走来摸了摸她的头,笑说:“喜儿,你跟我吧。” 喜儿点了点头。 “你多大了?”允芸见她比自己矮一根食指长,就问。 “十四。” 允芸点点头,她比自己小三岁多。 “我叫艳红。”第二个女孩说。 “嗯~以后改叫小红。”庄云铖说。 第三个女孩说:“我叫金花。” “金花……不如叫莲花吧。” 第四个,是一个男孩,他说:“我叫玉柱。” “玉柱,呃……叫玉窗儿中听些。” 玉窗儿点了点头。 “我叫平安。”一个稍大些的说。 “嗯,平安,不如叫玳安吧。” 后面两个女人,应该也有三十几岁了,一个姓秦,一个姓李,庄云铖以“婶”呼之,还有个小伙子,二十几岁的样子,叫“曾福”,庄云铖觉得这个名字谐音“增福”,于是不改。 三个女孩,允芸房里要了喜儿。另一个莲花分到厨房与秦婶一起,小红与李婶一起负责打扫。两个男孩,庄云铖要了玉窗儿,玳安则跟着曾福,平时守门迎客,干些临时活儿。 “你们年纪长些的,不要一味压榨小的,我知道了也不依,小的听了这话,也别像得了保命符,且我给的月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量着平时我看在眼里的给,所以大家各司其职,量力而行就好。” 众人点头。 “小蝶、允芸,你们请裁缝来,买些料子来,给每人先裁两件衣裳穿着。” 两人答应着,就去取钱。 “好,个人干各人的去吧。” 庄云铖说忽想起来一件事,又问:“你们可有人识字?” 半晌,曾福慎慎道:“我会。” 庄云铖看他合中身材,憨厚圆脸,点点头,然后说:“我教你记账,交些钱在你这里,大家有需要的东西,就去曾福这里记账领钱买,玳安你这里也应着,帮着买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