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青莲竹舍-《凰矜》


    第(1/3)页

    “生为儿郎,人人都想功成名就。然则,小友乃是世家子弟,名声于你,并不稀罕。至于利嘛,些些恩赏,东谷谢氏哪会放在心上?

    小友方才也说,是为了不失信于波若大师。可小友想过没有,一旦大皇子殿下成为太子,成为国主,他还会不会对你如此礼遇,甚至言听计送?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

    拙翁句句发自肺腑,劝阻谢九扶助赵尧。

    玉姝讷讷不语。至此,她才了悟为何拙翁以燕喻人,试探她是否有争强之心。

    拙翁继续劝道:“小友为何不在尚且能够抽身时,及早抽身?以小友才华,何苦非得要做振翅大鹏,空谷幽兰未必不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皇子殿下能容忍春燕长成大鹏吗?”

    元夕那晚,对着满园花灯,赵尧口口声声说要拨乱反正。

    玉姝以为赵尧的意思是,待他登上帝位,就会禅位于长兄。但是,玉姝忘记了一切都得等到赵尧登上帝位,才能实现。

    拙翁一语中的。赵尧成为帝王之后,他还会对谢九言听计从吗?若不能,更遑论拨乱反正。

    之前,玉姝对赵尧所言将信将疑。而此时,玉姝则是忧心忡忡。表面看是谢九辅佐赵尧,实则,玉姝想要借助赵尧为兄长谋回江山。

    如果赵尧真能言而有信,那就不需兵戈相见,能够省下许多力气,也能皆大欢喜。

    若不能呢?又当如何?

    在此之前,玉姝从没设想过,赵尧不能兑现承诺,她要作何应对。深究个中原因,玉姝发现,她对赵尧怀有很大期盼与期望,甚至可以说是仰赖。她在等赵尧将南齐江山拱手相让,这和张大嘴巴等着天上掉馅饼有什么区别?

    玉姝细声重复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若然拙翁不幸言中,赵尧对她起了杀意,又当如何?

    “小友才华横溢,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扬名立万,又何必流连那些个不切实际的华美表象?”

    倘若不是为了三位兄长,玉姝也不会来到京都。所有隐衷,所有苦痛,玉姝不能向拙翁吐露半句。

    “多谢拙翁提点。然则,一言九鼎,我既向波若大师允诺,就万万不能更改。”一方面是托词,另一方面,玉姝已经踏入京都,再想抽身,并非易事。

    一个信字,使得拙翁无言以对,垂首沉吟片刻,再抬起头时,目中隐约泪光闪动,“小友高义,老夫心服口服。凡事总有苗头,假若他日,大皇子殿下容不得小友,小友定要尽早离开京都,离开南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