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青莲竹舍-《凰矜》


    第(2/3)页

    玉姝定定心神,微笑道:“拙翁请放宽心思。大皇子殿下曾是波若大师弟子。即便还俗,可仍是善心大度之人。”与其说相信赵尧,倒不如说是相信波若大师。

    “利欲足以熏心。小友切不可等闲视之。”

    利欲熏心?!玉姝攥紧了隐在袍袖下的左手,嘴巴抿成一字。

    拙翁啜了口茶润润喉咙,又道:“人上了年岁,便心软到见不得世间凄凉,亦喜从容恬淡。于莲花寺初见小友侃侃而谈善恶天道,我就在想舞勺之年的小儿都懂天道了,我过了艾服,却还参不透人心。千算万算,人心难算。而且,大皇子殿下已经还俗,那些个清规戒律,于他并无用处。”

     

    ;“可是……”她不是赵尧,不晓得赵尧究竟作何打算。玉姝想为赵尧辩白,猛然发觉,无从辩白。

    拙翁知她矛盾,便道:“或许,大皇子殿下并非那般不堪。然则,小友经天纬地之才,兼且重信重义,难保不遭人妒忌。是以,小友万事都留一线生机,总没有错。”

    玉姝汗颜。

    因她存有私心,才会到在京都,哪是什么重信重义呢?

    拙翁说的对,万事留一线。玉姝心中有了计较,便道:“我哪里是担得经天纬地之才,重信重义之人呢?只不过会做写两句酸诗罢了。”

    有才华却不恃才傲物,拙翁更欣赏谢九了,“小友何必妄自菲薄?放眼整个南齐,都找不到小友这般妙人。”

    拙翁一夸再夸,玉姝赧然,连声说道:“实不敢当,实不敢当。”

    “我在西陈青莲山中,筑有竹舍,小友他日得闲可到山中与我作伴。山风吹拂,听鸟鸣,观竹舞,实乃雅事,乐事,幸事!”拙翁的意思是,若以后赵尧容不得谢九,他愿意收留谢九。

    这般恩惠,不是谁都有能力、有胆量施舍的。玉姝品出他话中意味,笑言道:“就怕拙翁嫌我聒噪。”

    谢九委婉答应,拙翁心中舒畅,调侃一句,“小友真会说笑。”

    待玉姝与拙翁来到花厅,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热气腾腾的荷叶饼放在竹篾编制的平盘里,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切成细丝,肉丝炒韭芽、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一碟碟色香味俱全,光是看看,就让人垂涎欲滴。

    百里极见谢九眉目含笑,与拙翁走在一处,没有半分尴尬神情,知他二人相谈甚欢,悬着的心放下。
    第(2/3)页